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情花园:从心理学看唐山大地震(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 10:16  天承我心工作室
从心理学看唐山大地震从心理学看唐山大地震

  在《唐山大地震》还没有上映之前,各种媒体如报纸,网络等已经把那种悲伤气氛渲染的如火如荼,特别是今年四月份青海玉树地震以后,观众心里那种期待更是与日俱增,不知道这部电影会给大家内心带来什么震撼。看完电影后的一个感受觉得,它更应该和原小说同名叫做《余震》,这里所说的“余震”,不是指地震后的余震,而是受灾群众心里的“余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心理创伤和阴影。

  影片中那些悲惨场面不想多说,因为用任何词汇也描述不出那种让人揪心的场景。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影片中那些主人公的心历路程吧。主人公王登因为当年母亲的一句话“救弟弟”而怨恨了母亲32年,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应该可以理解的,一名八岁的小女孩在遭遇了如此强烈的地震之后,已完全失去了安全感和控制感,在废墟中唯一的希望就是父母来救她,但等来的却是折磨了她三十二年的那三个字,虽然当时的情况很危急,母亲也是迫于无奈,可是从个体来说,那种被亲人抛弃的感觉,无异于心理上的一次死亡,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心理防御机制强迫她选择了遗忘,把那些负性情绪压抑到了潜意识,但随之造成的后果便是经常做噩梦,一次一次重复那个被亲人抛弃的过程。

  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她的养母对她的养父说,她觉得王登和她不怎么亲热,反而和养父很亲热。我想那个时候她对母亲那种仇恨的心理多少有点移到了养母的身上,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移情”。童年的经历让她长大以后对生命格外的珍惜,大学最后一年由于意外怀孕,在选择前程和孩子的时候,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退学,这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包括她的养父。我想她选择孩子除了看重生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潜意识里要和她的母亲划清界限。因为如果她选择了前程,那就意味着要流产,打掉孩子,这种行为是她无法接受的,甚至是愤怒的,更因为真那样做了,那她就和她一直以来怨恨的母亲成了一样。最后的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为了追求自己一直以来缺失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她选择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加拿大人,甚至不惜远离故国。

  和她一样32年内心受到折磨的那个人,便是她的母亲--元妮。因为当年自己的那个决定,让她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负罪感,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应该是天底下最难解决的两难问题了。坚强的母亲在做完决定的一刻,就注定了她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赎罪”,因为在她看来,就是由于她的决定才让自己的女儿失去生命。32年来每次祭奠亲人的时候,都要重复说那些话,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32年来孤身一人一直住在那个小屋里,以至于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能理解和她大吵起来。所有的这些行为和做法,其实就是想让自己的心理好受一些,以报答丈夫的爱和求得女儿的原谅。

  苍天有眼,32年前因为唐山地震他们母女分离,32年后又因为汶川地震她们母女团聚。当得知自己的女儿当年并没有死,要来看她的时候,她内心除了欣喜以外更多的是害怕,女儿来了她不敢去外面迎接,不敢看女儿的脸,甚至都不敢大声的和女儿说话。最后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用最原始的行为来求得女儿的原谅,那就是“下跪”。电影看到这里,我想没有人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看到婆婆要下跪,儿媳妇小河要去扶住婆婆,但是儿子方达挡住了,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母亲彻底的放下心理包袱,彻底的释放内心的委屈。因为母亲这一跪,也让女儿王登32年来内心被压抑的那些负性情绪被完全的释放出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母亲这屈身一跪,换回了全家人心理的蓝天。

  学习心理学有五个年头了,也了解很多心理治疗技术,但从来没有那个技术能和亲情和母爱相比。向伟大的母亲致敬!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新浪强烈推荐:运程速递快车 免费算个人星盘 在线文字投稿 在线塔罗测试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458

相关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