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证”的毒(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12:51 《星星物语》杂志 |
中考证的毒
一张证书 = 一分药效 ? 小编发现,“哈证一族”中的一些成员把证书看作是求学就业的良药,认为多一张证书就增加一分药效。可是,如果不对症下药,或者药吃地超过剂量,都会带来副作用的,甚至还会中毒。 1.“十全”不一定“大补” 赵腾学过扬琴、国画、象棋、书法……今年暑假又参加了油画班。可是他发现自己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他说:“父母逢人就说我琴棋书画样样都行,可是我知道自己哪样都不精通,也不想精通。学的太杂实在是消化不了。” 诊断: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太杂了,什么都会一点,却什么都不专,混在一起成了瓶万金油,而不是“十全大补丸”。万金油在头疼脑热的时候还可以用用,却什么大病都治不了。 2.药效过期 满燕在一年前花1000多元参加了一个IT证书培训班,本想借助证书提高求职竞争力,没想到应聘时,招聘者却对她说,辛辛苦苦考出来的证书已经过时。满燕觉得好委屈:“报名的时候,培训机构向我推荐了这张证书,说是大热门呢,拿下证书就是紧俏人才了。我虽然不知道这些证书到底有多大用处,但我相信有证总比没证好。可是没想到,花钱又花时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诊断:晕车药可以提前吃,可还有许多药不能提前吃。假如先吃了感冒药,三天后才感冒,那三天前吃的药能管用吗? 3.药力冲突 开学初二的宁宁在暑假里同时参加了好几个培训班。她向我诉苦说:“古筝老师是北派,要求我铁骨铮铮,手练得像‘九阴白骨爪’;舞蹈老师却要求我最好能柔软无骨;奥数老师要求我逻辑思维能力大于想象力;素描老师又要求我想象力大于逻辑思维能力……我真担心自己会人格分裂。” 诊断:不查病症就胡乱吃药,各种药在肚子里左冲右突,即使没毛病也会中毒。好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一些特长进行训练,才是有益自身发展的。家长也一定要注意,并不是学得越多就越好,有一样专也就够了。 4.毒火攻心 这个暑假胡青青除了完成假期作业,每天还要赶去奥数班和书法班学习,准备开学后考奥数证书和书法七级。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是在“为荣誉而战,像打游戏升级一样,级别越高就越有成就感”。他的目标就是攻关升级,对其它的什么都不感兴趣。 诊断:大人爱用文凭和各类证书打量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所以也会用这些东西来证明孩子达到的程度。而只关注学习能力,很容易忽视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荣誉感是必要的,但一味要求孩子争取越来越高的证书,容易让他们产生功利意识,影响到今后的生活与学习。 冷静的声音 在“哈证”风刮地飞沙走砾时,“三大门派”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敏锐察觉到“哈证”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盲目跟风的现象,提出了比较清醒的建议。 钱爸爸 报社记者 : 其实家长应该冷静地自省一下,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有的家长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仔细想一想,我们所做的真是孩子需要的吗?说白了,很多家长是为了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把他们变成一个考试机器,却忽视了更本质的东西:对孩子的人格与能力的培养。 于老师 音乐教师: 人的兴趣可以有很多,不一定都要变成专业,抓住孩子的一点小兴趣就当作事业来经营,只会让他们的兴趣变成负担。如果孩子真的还小,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家长应该鼓励他们打牢基础知识,发挥兴趣特长,等他们心智成熟一些再共同商量做出决定。毕竟未来的道路应该掌握在孩子自己手中。 曾老师 中学教师: 在我看来,中学阶段的孩子,如果成绩不是特别优秀,最好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证”,更不要参加各种急功近利的“速成班”。为了应付证书而考试,反而会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有一些学生由于频繁考证浪费了时间,也牵扯了过多学习精力,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受到很大影响。 王教授 教育学硕士生导师: 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多种专业证书来证明自己掌握了多种技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考证是不可取的。有些证书对于学生并无太大的意义,反而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无益于专业学习。大学生应仔细分析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自身能力,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习报考相关证书。要知道,一纸证书,并不能‘证’出一切。 赵经理 广告公司人事部 很多培训商的目的就是赚学生的钱,考证含金量不高。好多证书只需要花花时间死记硬背就能过关,但是这样的学生根本没有多少实际动手能力,我们公司在用人上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学生应以专业为主,考证为辅,不能本末倒置了。我们并不喜欢没有针对性的行业资格证书,如果一个人考的证书太多太杂,我们反而觉得他学业不专。 小编出招:预防中毒的六个“W”小贴士 小编在这里也想提醒朋友们,千万要“只选对的”,不要“一窝风”追赶潮流。在报名考证培训班之前,应该冷静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以下六个“W”小贴士,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预防中毒,对症下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