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际沟通: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 10:56  天承我心工作室
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

  5月25日杭州一五年级14岁女生在厕所产下一男婴,周边人竟无人知晓。此事件反响很大,充分说明家庭及学校对孩子性教育的匮乏,同时也反映出一些成年人对性所持的态度和观念。

  很多时候让父母对孩子谈性,常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很多父母本身就不能正确看待性教育,更不知从何入手。一些人把性教育与成年人的性行为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不能公开的隐私,应该保密和隐藏才是;还有一些父母认为性教育会诱发孩子的性罪错,成为教唆犯。正如一位母亲所说:“一旦你告诉他这些事情,他就想去试试。”但研究表明,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和性道德,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好奇心,延缓孩子涉足“性区”,还能真实地向孩子展示性的风险和责任心。

  其实更多的父母是不知从何入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如下资料可供参考:

  1、父母以身试教

  对孩子的性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贯穿在父母日常的态度和行为中。相亲相爱的夫妻关系就是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最有影响的关于性的信息;还有父母平时的谈话、穿衣、吃饭、洗脸、洗澡、睡觉、上厕所等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渗透了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性教育。研究认为,父母养成勤清洗身体、勤换衣服的卫生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性教育。

  2、正确看待性

  我们不仅要把性的消极面告诉孩子,如艾滋病、未成年人怀孕、童年性骚扰等以告诫孩子,同时,也应当灌输这么一种观念:性在恰当的范围内,是件美好的事,比如父母有时不小心,一些亲昵的行为被孩子看到了,父母不必惊慌失措,而应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表现。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正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才生活在一起,所以才生下你,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这是大人之间的事,不是小孩的事,是长大成人以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情投意合的表现。只有长大以后才能完全懂。当孩子做出触摸自己身体的某些举动时,父母即不要大喊大叫,也不要说他们坏。手淫一般不会使孩子出问题,倒往往是那种“犯罪感”和“羞耻感”造成孩子精神上的负影响。这时应把孩子过剩的精力和兴奋点转移到各种有益、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去。

  3、超前教育越早越好

  性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教育,从0岁开始延续的老年。如果在儿童早期就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接受了性教育,那他们就能以积极的心理准备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种种变化。

  开始性教育的最佳年龄是3~5岁,可以根据孩子的好奇心来诱导他。孩子也许会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到好奇,你在帮孩子洗澡时就可以顺便教他认识自己的身体,指出他的生殖器官,并教给正确的名称,这样孩子看待性器官就会同看待手指头一样自然。孩子也许会问道:“我是怎么出来的?”父母应平静而科学地讲“生命的诞生”,即使孩子只听懂一点,那也比一点不懂好。假如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谈论这些事情,那么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就可以很容易的谈到性,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向父母请教这方面的问题。

  4、轻松坦然地谈性

  当孩子问到性问题时,父母要轻松坦然,不回避,不敷衍,保持开放式的谈话态度。假如一个男孩问父母:“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鸡鸡?”可以告诉他,女孩的排尿口在体内,而男孩的在体外阴茎上。对稍大点的孩子,父母可利用电视上,周围的人出现的各种各样有关性的现象和问题,在家庭中展开讨论,尽量开放可以谈论的空间,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自己做决定。

  5、用科学的医学名词

  父母回答孩子的性问题,应语言精确,尽量不用儿语,如“小鸡鸡”、“小屁屁”等,因为这样会暗示性器官的隐晦,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而应用科学的医学名词给孩子讲性。

  6、尊重孩子的感情

  性教育实际是父母与孩子心灵相互接触的教育,是孩子接受教化的过程,如果你不尊重孩子的感情,你就关闭了交流感情的闸门。

  90%的孩子在6~12岁之间会有很亲密的异性伙伴,这种“小情人”并不牵扯到性,但却是日后恋爱生活的预演。因而我们首先要承认孩子的这种情感是美好的、圣洁的,是孩子纯真性格的体现。父母不能用成年人的观念去无端干扰,横加指责。

  7、保持合情合理的道德观

  在孩子获得了初步的男人、女人角色意识后,该同孩子谈一谈作为男人、女人所应遵循的社会规范了,当然还有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但不管怎样,男人、女人都应该自尊、自重、洁身自爱,用这种合情合理的道德观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新浪强烈推荐:运程速递快车 免费算个人星盘 在线文字投稿 在线塔罗测试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458

相关报道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