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培训:提倡者受关注度堪比超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4:15 时代信报 | ||
但支持者们并不这么看。 东南大学教授李仕徵是风水学说的坚决支持者之一。他向记者介绍,人类的思维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混沌思维、实证思维、统计思维和非线形思维。后三种思维模式都属于科学思维范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时期才出现的,而混沌思维从古就有,是远古时代科技还很落后时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不要因为混沌思维产生于远古时代科学落后的背景下,就忽略它的作用,一味否定它。”李仕徵教授说,“可以说,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问题是人类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清楚的。这些问题,古人也发现了,他们用混沌思维进行了解释,风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栋杰也持同论。“现在舆论有一个误区,似乎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就是迷信。很简单的例子,太空中是否存在外星人,现代科学暂时无法证明。在这种背景下,我说外星人是存在的,你能说一定是迷信吗?你说外星人是不存在的,难道就是科学了?” 张栋杰教授是研究理科出身,这在所有支持风水学说的学者中是不多见的。他尝试着用一些物理学知识来证明风水学说的科学性。 “现代电磁学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低频磁场对人体是有伤害的。古人根据各种观察和推算,比如观察‘气’在这个房屋内的走向,通过极其复杂的推演和计算,达到房屋与人和谐相处的状态。如果用现代自然科学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使房屋周边的空气流、地球磁场、电磁波等自然条件与居住者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风水里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记者想请张教授简单讲解一下风水学说推演计算的基本观点,他摇了摇头:“太复杂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况且你一点基础都没有,我要给你讲解,那就必须从《易经》开始,三天三夜讲不完。” “但你绝对不能断言,这种推演计算就是迷信。”张栋杰强调。 古人能感受的我们未必能 “我想问问那些说风水是迷信的人,在西方建筑理念传入中国前,中国的哪一座城市、哪一个村庄,哪一个城镇不是靠风水选址?”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认为,风水的本质是中国古代建筑规划的一种经验性文化,一味否定的态度是肯定不可取的。 “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经验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东南大学李仕徵教授说,“比如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是这种经验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这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但这些经验已经客观存在了几千年,从实践上看有着相当的合理性。风水学说也是这样。等到科学进一步发展了,或许这些有合理性的经验文化一样能用自然科学证明。” 对于古人最初如何能够在选择房屋地址时做到“趋吉避凶”,李仕徵教授认为暂时还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 但他提出了一种设想,古人对周边环境有着一种超乎现代人的感知能力:“我觉得,对于周围环境,比如电磁波、地磁、微波等,古人应该能直接感受到,而这是现代人无法做到的。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猜测。现在科技发达,现代人更多的借助各种机器设备来生活,很多能力与前人相比都退化了。这好比常年坐车上下班的人,耐力和速度都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古人没有先进仪器,他们靠着优秀的感觉能力,常年积累着经验,最终发展为体系严密完整的风水学说。” 这种观点得到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的支持。孙凤岐举了北京四合院的例子:“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从四合院里出来的人都面色红润,不像在楼里呆久了的人脸会发黄,这就是因为四合院的建造有科学依据,利于长寿,住四合院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能在户外活动,住楼房的人通风会成问题。一个人健康不能保证,还有什么精力去赚钱呢?” |